接連看完孔廟和陳永華廟後,已經下午一點多了,此行的目的是為了吃,
當然要從孔廟附近有名的百年老店--度小月擔仔麵開始吃囉!
即便已經下午一點半,店裡還是坐了滿滿用餐的客人,師傅在門口攤子下麵煮米粉忙的不亦樂乎,
瞧他右腿前那鍋肉燥已經滷到連鍋邊都黏了一大圈膠原蛋白了
店內都是傳統的矮桌子小椅子,大腹便便的我坐下來其實有點卡卡的
等一下還要吃別的東西,所以只點一碗擔仔麵加滷蛋還有一碗湯兩人分著吃,
擔仔麵的量真的很少,一人大概兩口就吃光了,
蒜泥的辛香中和了肉燥的油膩感覺,麵條很Q滷蛋很入味,
結果湯還忘記送來,所以我們吃完這碗麵就閃人了
度小月擔仔麵 台南市中西區中正路101號 06-220-0858
度小月旁的土地銀行,也是棟很有歷史的建築,美麗的騎樓樑柱間築了好多燕子窩
從中正路一路直走到西門路右轉,再走個十幾分鐘,就可以到許多美食聚集的西門路圓環,
第一間要去吃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富盛號碗粿,店裡只有賣碗粿跟魚羹兩種食物,
由於生意很好沒有位置坐,老闆還帶我們到小巷弄裡的空店面,把桌子椅子擺一擺讓我們用餐
等待碗粿上桌的空檔,走到巷子裡瞧瞧碗粿製作的過程!
地板上擺了好多桶米漿,店員忙著將肉塊、蝦子等配料丟入一碗碗米漿中,再放入大鍋蒸炊,
看他們客人絡繹不絕,一天不知道能賣出幾碗碗粿呢?
我們點了兩碗碗粿+一碗魚羹,挖碗粿用的是感覺也很有歷史的竹籤,
醬汁雖然看起來黑嘛嘛,但吃起來是南部的甜口味完全不鹹
富盛號碗粿真的名不虛傳,粿的口感Q彈不會軟綿綿的,調味醬汁也很讚!
餡料有香菇、蛋黃、瘦肉、蝦子,真的非常非常好吃,難怪生意好成這樣!
魚羹比較清淡,湯的味道也是偏甜,加點胡椒粉喝比較剛好,
魚肉很新鮮,有浮水虱目魚羹特殊的甜味,是碗簡單的美好味道
堯哥大概不到三分鐘就把碗粿喀完,趁著老闆娘送碗粿給別桌客人時,
很豪氣的說了"再來一碗"!
桌上有新鮮蒜泥可以自己加,加了又是另一種不同風味,堯哥毫不客氣的加了一大匙
富盛號碗粿 台南市西門路二段333巷8號 06-2274101
吃完碗粿,口渴的我們到圓環對面的慶聲買杯溫熱的楊桃汁喝,
這種濕濕冷冷的下雨天飯後來杯熱楊桃汁真是再棒不過了!
這家上次來台南有來喝過,所以就不多做介紹了!
正當我在等老闆娘加熱楊桃汁的空檔,堯哥在旁邊的阿鐵炒鱔魚研究他們的菜單,
研究太認真的結果,就是我楊桃汁都還沒熱好,他就跟我說他點了一盤炒鱔魚意麵,
沒辦法,誰叫意麵是他的最愛呢!只好坐下來陪他吃了
老闆還在炒麵的時候就已經聞到陣陣香味,一端上桌更是甜香氣味撲鼻,
看著整盤被鱔魚和洋蔥鋪滿都看不到意麵的炒麵,實在是太銷魂了!
先吃一口洋蔥,被甜口味醬汁包覆完全不嗆辣;鱔魚外脆內嫩,一點腥味都沒有,
有嚼勁的麵條配上台南慣有的甜口味醬汁,好吃又不膩,
讓我對老闆炒麵的火侯功力多了九分敬意呀!
阿鐵炒鱔魚 台南市西門路二段352號 06-221-9454
其實我原來的計劃是買了楊桃汁後要去悅津鹹粥吃碗海產粥的,
沒想到堯哥突然神來一筆加了一盤鱔魚意麵,吃完意麵肚子已經差不多八分飽了,
想要折返又有點不甘心,總不能兩次來都沒吃到鹹粥,於是還是硬著頭皮(肚皮?)去吃碗鹹粥
除了鹹粥也有賣飯類,還有一些看起來像吃清粥小菜可以配的菜色,
那大鍋中一塊塊的五花肉是老爸的最愛,他看到那鍋應該會想點一份來吃
店裡的菜單價格都很親民,只有魚肚類的湯比較貴
我們點了碗鹹粥加油條,還沒把料撈起來就已經看到肥碩的鮮蚵跟魚肉了
台南的鹹粥是用白飯加上高湯和配料去煮的,跟我們習慣吃的廣東粥口感完全不同,
一碗鹹粥裡頭有蚵仔、土魠魚塊、魚皮等滿滿好料,加上吸飽湯汁的油條,
如果不是肚子已經很飽,我想我們吃的速度還會更快一點
悅津鹹粥 台南市西門路二段332號
吃完鹹粥,肚子再也裝不下任何食物,準備回去孔廟附近開車了,
地圖中紅色路線和A~E五個景點就是我們這次光顧的五間店,
到了台南市中西區不想東奔西跑又想一次吃遍不同美食的話,
倒是可以參考這條路線喔!